智慧課堂應是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深度融合。學生答題器現已不斷普及到教學課堂中,那么該如何用好信息技術構建“智慧課堂”,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?

智慧課堂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課堂新形態,但目前課堂互動多是搶答、點贊、上傳作業等淺層次認知投入的互動,缺少辯論、游戲、反思、合作解決問題等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度加工的互動,表面“積極”“活躍”的互動并不能促進學生思考力和創造力等高階思維能力發展。這些現象的背后表明人們對智慧課堂的認識還存在誤區。
學生語音答題通過課堂互動答題器助力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,體驗和參與學習的過程,以到達較高的認知目標層級。布盧姆等人把認知目標分為六個層級:知道、領會、應用、分析、綜合和評價,其中知道、領會、應用屬于較低層級的認知目標,分析、綜合、評價、創造屬于較高層級的認知目標。

給學生多樣的情境化的學習任務,通過情境性問題解決,讓學生可以充分地將課堂所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,建構出靈活的而非惰性的知識。學生答題器不僅僅具備多題型作答、多方式互動等功能,還可以根據課堂作答情況實時進行數據分析,幫助師生進一步探討問題,進一步提升課堂效果。

每個學習者有自己的經驗世界,不同的學習者可以對某種問題形成不同的假設和推論,從而形成對知識多角度的豐富理解。學生答題器在課堂使用過程中學習者展開溝通合作,不斷對自己和別人的看法進行反思和歸納。
從真正意義來說,學生答題器不僅僅是單一的知識傳授和簡單的課堂互動工具,更是學習環境的創設工具、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工具、知識建構的協同工具、情感體驗的激勵工具。